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: 1103785
文章目录
- 前言
- 一、AI 知识问答逻辑适配旅游场景
- 1.1、旅行问题智能咨询
- 1.2、旅行知识体系化学习
- 1.3、旅行社群生态构建
- 1.4、旅行资源智能匹配与定制
- 1.5、需求落地核心逻辑(知识 + 场景 + 服务)
- 二、RAG(检索增强生成)技术
- 2.1、RAG工作流程
- 2.1.1、文档收集和切割
- 2.1.2、向量转换和存储
- 2.1.3、文档过滤和检索
- 2.1.4、查询增强和关联
- 2.2、RAG相关技术
- 2.2.1、Embedding 与 Embedding 模型
- 2.2.2、向量数据库
- 2.2.3、召回与精排
- 2.2.4、混合检索策略
前言
若对您有帮助的话,请点赞收藏加关注哦,您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!有问题请私信或联系邮箱:funian.gm@gmail
一、AI 知识问答逻辑适配旅游场景
- AI 知识问答通过 “知识输入 - 智能理解 - 精准输出”,为垂直领域提供服务。在旅游场景中,就是让 AI 掌握旅游行业知识,像目的地信息、出行攻略、服务资源等,精准解答用户问题,辅助决策、优化体验,和教育、电商等场景逻辑一致,核心是用知识为用户创造价值。
1.1、旅行问题智能咨询
- 用户在旅行全流程(规划、出行中、返程后)遇问题,如目的地天气适配穿搭、小众景点路线规划、突发状况(证件丢失、航班延误)应对,都能向旅游大师 AI 提问。AI 结合实时数据、本地资源,输出精准方案。
- 场景示例:用户问 “去冰岛自驾,冬季路况复杂,怎么规划路线避坑?”,AI 依据冰岛实时路况、经典自驾路线库,结合用户车型、同行人员(是否带儿童 / 老人),定制含安全停靠点、特色观景点的路线,同步推荐应急物资准备清单。
1.2、旅行知识体系化学习
- 把旅行知识包装成课程、锦囊、问答库,覆盖 “旅行筹备(签证 / 货币 / 防疫)、目的地深度体验(文化习俗 / 美食探索)、特殊旅行(房车旅行 / 徒步探险)” 等板块。用户按需学习,提升旅行素养,自主规划高阶行程。
- 场景示例:根据用户标记 “想了解中东旅行文化禁忌”,推送系列课程,从宗教礼仪、日常交流禁忌到特色节日参与指南,搭配互动测试(模拟场景问答),强化知识吸收,还关联当地靠谱向导、文化体验项目资源。
1.3、旅行社群生态构建
- 搭建旅行社群,用户分享行程故事、小众玩法、踩坑经历。AI 实时梳理内容,提炼 “宝藏目的地清单”“避坑指南合集”,并基于社群热议话题(如 “2025 年秘境旅行地推荐” ),调用知识库引导讨论,推送相关旅行资源(当地住宿、交通、体验项目),促进用户互动与交易转化。
- 场景示例:用户发 “挪威北极圈追极光,住宿怎么选?”,AI 汇总社群内 “玻璃小屋实拍反馈”“极光观测点距离对比”“性价比套餐”,生成攻略贴,同时链接可预订的住宿资源,刺激用户决策。
1.4、旅行资源智能匹配与定制
- 基于用户画像(旅行偏好:人文 / 户外 / 奢华、预算、出行时间、同行人员),匹配目的地资源(特色民宿、小众体验活动、专属向导),并定制 “个性化行程包”。从 “点到点” 资源推荐,升级为 “全链路旅行解决方案”。
- 场景示例:用户标签 “亲子游、预算 2 万、7 月去日本”,AI 匹配京都亲子民宿(带儿童活动区)、大阪环球影城快速通道票、富士山自然教育体验课,串联成 “日本亲子文化探索 7 日行程”,包含每日行程规划、交通衔接建议、应急服务(儿科医生联络方式),实现 “一键定制”。
1.5、需求落地核心逻辑(知识 + 场景 + 服务)
- 知识底座构建:聚合 “公开旅行数据(景点、交通、天气) + 行业私有数据(优质供应商资源、特色玩法库) + 用户生成内容(社群经验)”,形成多层级旅行知识图谱。
- 场景化交互设计:围绕 “旅行前(规划)、旅行中(体验)、旅行后(复盘)” 全周期,设计自然语言交互场景,让用户用日常语言(如 “我带爸妈去云南,想轻松玩又体验当地文化” )触发 AI 服务。
- 服务闭环打造:从 “知识问答” 延伸到 “资源对接(预订、预约)”“交易闭环(支付、售后)”,让 AI 不仅是 “顾问”,更是 “旅行服务管家”,真正落地 “用知识创造旅行价值”。
二、RAG(检索增强生成)技术
- 结合信息检索与 AI 内容生成的架构,为 AI 配 “小抄本”,先从外部知识库检索信息再生成回答,可解决大模型知识时效性和幻觉问题;以旅游大师为例,展示其知识库及 RAG 改造后 AI 能准确回答、推荐课程服务、特定语气交流、提供更准建议等能力 。
2.1、RAG工作流程
- RAG(检索增强生成)通过 “检索 + 生成” 双环节,让大模型结合外部知识输出更精准结果,核心流程分四步:
2.1.1、文档收集和切割
- 流程:从网页、PDF、数据库等多源采集原始文档 → 清洗、标准化文本(统一格式、去噪声) → 切割成长短适配的片段(chunks)。
- 切割策略:
- 固定大小(如 512 token):简单易操作,适合纯文本场景。
- 语义边界(段落、章节):保留内容逻辑,适配结构化文档。
- 递归分割(n-gram 切割):灵活处理复杂文本,平衡颗粒度。
- 价值:为后续向量检索准备 “细粒度、高质量” 的文本单元。
2.1.2、向量转换和存储
- 流程:用 Embedding 模型将文本块转为高维向量(捕捉语义特征) → 向量与原文关联,存入向量数据库。
- 关键:
- Embedding 模型:决定向量对语义的表征能力(如 BERT、Sentence-BERT )。
- 向量数据库:支持高效相似性检索(如 FAISS、Chroma ),加速后续匹配。
- 价值:把文本 “语义理解” 转化为 “数学可计算”,为精准检索打基础。
2.1.3、文档过滤和检索
- 流程:
- 用户问题 → 经 Embedding 模型转向量;
- 用元数据、关键词等规则过滤无关文档;
- 在向量库中,通过余弦相似度、欧氏距离等算法,找与问题向量最匹配的文档块;
- 把零散文档块组装成连贯上下文。
- 核心逻辑:用 “向量相似性” 替代 “关键词匹配”,解决传统检索的语义理解不足问题。
- 价值:从海量文档中快速筛选出 “最相关、最有用” 的知识片段。
2.1.4、查询增强和关联
- 流程:
- 组装增强提示(用户问题 + 检索到的文档片段);
- 大模型基于增强提示生成回答(融合外部知识,避免幻觉);
- 添加信息来源引用(提升回答可信度);
- 格式化、摘要等后处理,优化输出。
- 关键:
- 提示词设计:平衡 “用户问题” 与 “文档知识” 的权重,引导模型合理利用检索内容。
- 源引用:让回答可溯源,适合对知识可信度要求高的场景(如医疗、法律 )。
- 价值:让大模型 “知之为知之”,用外部知识补全自身局限,输出更准、更专业的结果。
- 总结:RAG 流程的核心逻辑
- 通过 “文本 → 向量 → 检索 → 增强生成”的闭环,RAG 解决了大模型 “知识过时、专业度不足、易幻觉” 的痛点。本质是让大模型成为 “知识整合器”:不依赖自身训练数据,而是实时调用外部知识库,用 “检索到的精准知识” 辅助生成回答,既保证了时效性、专业性,又让输出可溯源、更可信。
2.2、RAG相关技术
- 总结:RAG 技术的 “协同网络”
- RAG 不是单一技术,而是 Embedding(语义理解) + 向量数据库(高效检索) + 召回 / 精排(筛选优化) + 混合策略(场景适配) 的技术协同网络。通过让 “语义表征、快速检索、精准筛选、策略适配” 环环相扣,最终实现 “大模型用外部知识精准回答” 的核心目标,是解决大模型 “知识局限” 的关键技术底座。
2.2.1、Embedding 与 Embedding 模型
- 核心逻辑:将文字、图片等高维离散数据,转化为低维连续向量,用数学空间的 “距离” 表征语义相似性(距离越近,语义越相关 )。
- 模型作用:
- 文本场景:Word2Vec、BERT 等模型,把词语 / 句子转向量,捕捉语义特征(如 “猫” 和 “动物” 向量距离<“猫” 和 “汽车” )。
- 图像场景:ResNet 等模型,提取图像特征向量,实现 “以图搜图”。
- 权衡点:向量维度越高,语义表达越细,但存储、计算成本也越高,需根据场景取舍。
2.2.2、向量数据库
- 核心能力:专为向量数据设计,通过高效索引算法(如 ANN 搜索 ),实现 “给定向量,快速找最相似向量”,支撑 RAG 检索环节的速度与精度。
- 生态现状:
- 专业向量库:Milvus、Pinecone 等,深度优化高维向量检索。
- 传统库拓展:PostgreSQL(PGVector 插件)、Redis(RedisSearch 模块 ),支持向量存储 + 检索,兼顾业务兼容性。
2.2.3、召回与精排
- 召回(召回阶段):
- 目标:从海量数据快速筛选 “可能相关” 的候选集,重速度、广覆盖(如从十亿网页选含关键词的数千结果 )。
- 价值:缩小范围,为后续精细处理减负。
- 精排(精确排序):
- 目标:用复杂算法(考虑用户行为、业务规则等 ),对候选集重精准、优体验(如短视频推荐最后筛出 10 条 )。
- 工具:Rank 模型(如 Learning to Rank ),融合多特征排序。
- 协同逻辑:召回做 “粗筛” → 精排做 “细选”,平衡效率与精度。
2.2.4、混合检索策略
- 核心思想:组合多种检索方法(关键词检索 + 语义检索 + 知识图谱等 ),弥补单一方法缺陷,提升效果。
- 典型案例:
- 平台实践:AI 开发平台 Dify 支持 “关键词检索(全文匹配) + 向量检索(语义相似)”,用户可自定义权重。
- 场景适配:法律问答场景,结合 “关键词检索(精准法条) + 知识图谱(关联条款)”,既保证精度又拓展关联知识
版权声明:本文标题:【图文详解】RAG(检索增强生成)技术和流程:Embedding(语义理解) + 向量数据库(高效检索) + 召回精排(筛选优化) + 混合策略(场景适配)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520sys.cn/xp/1754746487a1426591.html,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发表评论